中心城市,幸福托底,宜居為上。達州市第五次黨代會提出,要順應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加快建設幸福宜居中心。
藍圖指引方向,奮斗創造輝煌。2021年以來,達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圍繞市委“157”戰略部署,把城市提質擴容作為引領工程,通過城市體檢回應群眾關心的痛點難點問題,加快城市有機更新,達州城市建設向“幸福宜居中心”闊步前行。
醫治頑疾的“城市體檢”
2021年,達州作為全省9個城市體檢試點城市之一,全面啟動城市體檢工作,建立了“必檢指標+特色指標”的“65+10”項城市體檢指標體系?!霸趯W習借鑒其他城市成功經驗的同時,我們的城市體檢融入了更多達州元素,從老百姓最關心的身邊事入手,形成了非常好的城市體檢氛圍?!睋凶〗ň窒嚓P負責人介紹,2021年達州完成城市體檢居民滿意度調查樣本39402份,占全省樣本總量的51.29%,居全省第一。
針對體檢發現的短板和“城市病”,達州已初步形成了2021年度城市體檢自評估報告,將形成2022年中心城區城市基礎設施整治“項目庫”,有序推進城市有機更新,推動達州人居環境高質量發展。
“內外兼修”的民心工程
二馬路的雨污分流改造項目是我市持續補齊基礎設施建設短板的一個縮影。小到管網鋪設,大到園區建設,每一項市政基礎設施都是“民心工程”。2021年,我市圍繞建設幸福宜居中心總目標,路、橋、管廊等設施建設和民生配套項目全面“開花”。鳳凰山隧道接G210國道交叉口立交化改造提前90天建成投用,巴渠西路、錦弘路、新錦街跨河橋等斷頭路被打通......
每個小區都是城市的“細胞”。在勾勒城市“大骨架”的同時,市住建局堅持內外兼修,“面子”和“里子”齊頭并進。如今,走進通川區荷葉街社區251小區,斑駁老墻被顏色統一的磚墻代替,漫天飛線入了溝槽,雜草叢生的空地成了停車位、健身場地或是涼亭,這一切轉變都源于老舊小區改造。
2019年10月,我市率先拉響老舊小區改造的號角。面對全市老舊小區達2639個,涉及20.60萬戶的艱巨任務,市住建局及時編制出臺全省首個市級城區老舊小區改造規劃,拉開了老舊小區分批次升級改造序幕。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市開工改造老舊小區394個、4.04萬戶,打造完整居住社區36個,智慧安防小區100余個。
塑造宜居的“城市公園”
一座宜居城市,需要建筑講述城市發展故事,更少不了園林景觀涵養城市特質。市住建局以“城市公園化、郊區森林化、道路林蔭化、庭院花園化、山水一體化、人居生態化”為目標,大力實施綠化改造植綠補綠,蓮花湖濕地公園、塔沱濕地公園、鹿鼎寨公園、大寨子公園等人氣“網紅”地驚艷亮相。
截至2021年底,中心城區建成區綠地率37.5%,綠化覆蓋率41%,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4平方米。我市秉持增綠添彩的理念,利用閑置空地種綠植、栽花卉,打造州河兩岸綠化及景觀建設、開發使用堡坎、邊坡、橋體、屋頂等立體綠化空間,逐步形成“以公園為核心、以綠道為脈絡、以花卉為組團、以文化為特色”的生態網絡體系,全面提升達城的顏值和品質。
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2022年,搶抓國家政策紅利,加快“兩管兩網”建設、推動城市有機更新和老舊小區改造、注重省級百強中心鎮培育、提升城市智慧韌性安全水平等多項工作都與建設幸福宜居中心互相呼應,將讓群眾享受更多生活便利、文化福利、生態紅利,一座更加宜居宜業宜學宜游的新達州正款款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