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采摘季,大竹縣石河鎮香椿交易中心一片繁忙。
4月的一天,臨近上午11時,新華村村民老劉不慌不忙地走進香椿交易中心,按照LED顯示屏上的建議收購價,以每斤12元的價格將30斤香椿芽“變現”。
石河鎮是大竹縣“巴山香椿”種植示范區、萬畝優質香椿示范基地,連片種植面積5.3萬畝,香椿種植覆蓋當地農戶90%以上。每年香椿采購季節,都會吸引全國各地的經銷商前來采購,村民依托香椿產業在致富小康路上越奔越遠。
然而,受制于椿農和市場的分散性、信息不對稱性,不少外來收購商常常以低于市場價的價格收購香椿,導致當地老百姓辛辛苦苦種植的“致富樹”一夜之間變成了賠錢貨。
不僅如此,由于過去石河鎮香椿交易無固定場所,村民們多以路為市、沿街叫賣,場鎮秩序十分混亂。
轉變發生在2021年。到鎮上趕場的老劉發現場鎮上多了一個集停車場、保鮮庫、冷凍庫等功能于一體的香椿交易中心,香椿收購價每天會在村組微信群里提前公布;石河派出所民警和市場監督管理所、綜治辦、綜合執法辦的工作人員也時常進行法制宣講。有了公開透明的市場價格、平穩的市場秩序、嚴格的市場監管,石河鎮香椿市場持續向好。
而老劉不知道的是,那一年,石河鎮社會治理服務中心剛剛誕生。走進石河鎮社會治理服務中心,記者看到,派出所、交警五中隊、司法所、法庭、信訪辦、綜合執法辦等10個部門均在此開設了服務窗口。
據石河鎮黨委書記廖勇介紹,過去由于石河鎮各職能部門各自為政,對于復雜事項、突發事件,各職能部門往往無法獨立解決。對此,為凝聚治理力量,石河鎮打造了社會治理服務中心,成立了由鎮黨委書記、鎮長任組長,鎮黨委委員、政法委員和鎮黨委委員、派出所所長任副組長,其余入駐部門負責人任成員的社會治理服務中心領導小組。中心通過聯席會議、協作配合、首問責任、工作報告、督查督辦、考核獎懲、值班值守7項制度,將各個部門、人員、軟硬件有機融合,變過去分散式治理為“抱團”治理,蹚出了一條上下貫通、左右協調的鄉村治理新路徑。
放眼我市,通過凝聚治理力量,提高鄉村善治水平,助力鄉村振興的并非只有石河鎮。
眼下正是蝦蟹投苗的黃金時期。4月上旬的一天,在開江民生漁業發展有限公司蝦蟹養殖基地里,趁著近段時期的晴好天氣,工作人員身穿連體皮褲,泛舟水田,進行清塘、消毒、投苗工作。
任市鎮派出所民警也走進該公司養殖基地,開展治安巡查、糾紛調處、法治宣傳等工作。
“從投苗到捕撈,從包裝到上市,公安的守護一直都在,我們很安心?!遍_江民生漁業發展有限公司經理陳強向記者介紹,除了投苗時節,每年國慶前后大閘蟹的成熟季,無論清晨還是深夜,基地附近都有民警的身影?!按箝l蟹成熟時,也是大閘蟹盜竊案件的高發期,我們通過加強巡邏頻次,提高見警率、管事率、震懾力,為企業點亮一盞‘平安燈’?!比问信沙鏊L段兆祥說。
段兆祥告訴記者,目前任市派出所民輔警只有17人,警力不足一直是困擾該所公安工作的“老大難”問題。為解決警力不足難題,將安防力量真正下沉至一線,任市派出所通過發動轄區村組干部、志愿者,按照“一村一輔警”原則,組建起多支治安力量,構建起了群防群治的“巨型燈塔”。
除了人防,任市派出所還利用技防手段在轄區重點場所、重點路口開通“雪亮工程”,并組織民生漁業公司用無人機全維度織密“人地空”立體化管控防線。
4月7日晚11時許,一架無人機在開江民生漁業發展有限公司的蝦蟹養殖基地上空悄然升起,基地及周邊的實時情況被同步傳輸至任市派出所;指揮室內,民警全神貫注地盯著監控大屏幕觀察動向。段兆祥介紹,無人機的啟用,改變了以往單一的“平面巡查”方式,有效消除了“雪亮工程”中的隱蔽盲區,大大提高了巡控的效率和力度。據了解,得益于“人防+技防”的全方位護航,近年來,任市鎮盜竊發案率大幅降低。
“為企業帶去實實在在的安全感,推動大閘蟹養殖產業健康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在擦亮我們開江的這張名片。讓更多人品嘗到我們開江的美食,我們任市派出所責無旁貸?!倍握紫檎f。(丁暢)